一到周末,杨瑞在车后座装进羊粪、鱼肠等肥料,以及铲土用的小工具和手套,和家人从上海市区驱车15分钟抵达上海闵行区梅陇镇的一处农场。这里有她花3000元租到的200平方米的菜地,地里是她一家人种下的萝卜、莴笋、青菜等蔬菜。她和家人用铲刀挖出蔬菜,这些菜将被他们带回家端上餐桌。类似这样的“共享菜园”式农场,近些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上海的闵行、宝山、青浦等近郊区,成为城区白领们休闲的新选择。(极目新闻2月13日)
多年前有一款风靡一时的游戏“开心农场”,网友在这个虚拟农场里种菜,偷别人的菜,玩得不亦乐乎。而现实中的“开心农场”,则是都市白领到郊区或农村租赁土地,种植蔬菜、瓜果等等,所以也被叫做“共享菜园”。这些分布在城市郊区或农村的“共享菜园”,之所以能够受到青睐,在于满足了城市白领们的需求,值得肯定。
首先,在郊区菜地里,满足了城市白领对“诗和远方”的渴求。不得不说,对于租赁土地种植蔬菜和瓜果的城市白领来说,虽然他们也乐于收获各种蔬菜和瓜果,但是大部分人更看重“共享菜园”带给他们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人人都向往“诗和远方”,但是限于时间、财力等等,不可能总是在追寻“诗和远方”的道路上。如果在郊区能够有一片菜地,可以让自己亲近土地,亲近大自然,至少也是对“诗和远方”的一种替代。
其次,既然花钱租赁了“共享菜园”,可以自己动手进行耕种,这些白领希望种植真正的绿色无公害的蔬菜,供自家餐桌使用。于是,他们自己用家里的剩饭剩菜以及从菜市场捡拾来的各种材料沤制肥料,用自制的辣椒水除虫,为的就是能够在享受种菜乐趣的同时,也能够吃到绿色健康的蔬菜、瓜果。这对一家人的健康,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再次,“共享菜园”不仅仅是菜园,还具有了社交属性。很多都市白领自己租地种菜以后,会在周末邀请自己的同事、同学、朋友等等,一起到“共享菜园”采摘、烧烤、露营等等,不但亲近了大自然,享受了劳动的乐趣,而且密切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因此赋予了“共享菜园”以社交功能。
最后,“共享菜园”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劳动锻炼、亲近大自然的机会。近年来学校劳动课受到了各方的高度重视,而农业劳动作为劳动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受限于土地、农具等等,很难在城市开展,现在有了“共享菜园”,不但自己家的孩子可以接受劳动锻炼,完成劳动教育,孩子的同学,以及朋友的孩子等等,也都可以通过“共享菜园”亲近土地,接受劳动锻炼。